今年12月27日是

反恐怖主义法颁布8周年

这里与大家分享反恐的相关知识

反恐防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让我们一起携手学习反恐防恐知识

提高辨识能力,共创平安社会!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该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活动的。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5)其他恐怖活动。

什么是恐怖犯罪?

所谓暴力恐怖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或以强暴手段相威胁,以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型犯罪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暴力案件可认定为严重暴力恐怖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全。危害国家安全是指危害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意图改变国家宪法规定的基本社会制度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具有鲜明的反社会性。

(3)呈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4)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我国法所保护的最重要的法益,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正是对这两个重要法益的侵害。

(5)犯罪手段激烈残忍。

我们应该做什么?

公民应当认识到,国家反恐是对每个公民生命、财产负责任的做法,公民有责任进行配合。

(1)不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2)不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

(3)积极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关于反恐知识大家掌握多少呢?

一起来答题测一测吧!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共有几章几条?

A. 十章九十七条

B. 九章九十七条

C. 十章九十五条

答案:A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

A. 2016年1月1日

B. 2015年12月27日

C. 2015年12月1日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03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__________等

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

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

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

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A. 暴力、侵犯、恐吓

B. 暴力、破坏、恐吓

C. 暴力、侵犯、破坏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04

国务院公安部门、____________、

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

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

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

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

A. 教育部

B. 国家安全部门

C. 国家宣传部门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十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

05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__________

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

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

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

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 协助、监督

B. 协助、配合

C. 关注、配合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明确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

( )原则。

(1)先发制敌、保持主动

(2)全民防恐

(3)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4)防范为主、惩防结合

A. (1)(3)(4)

B. (1)(2)(4)

C. (1)(2)(3)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五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

07

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

______,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

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A. 公民民族风俗习惯

B.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 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六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08

小陈收到了一张印有恐怖主义组织

教义的10元人民币,他应该_____。

A. 交到公安机关,并说

明如何获得这张人民币

B. 立即使用,转手出去

C. 收藏起来,不再使用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原标题:《反恐宣传周 | 这些反恐知识,你能答对多少?》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