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低洼的麦田受害严重。

2.日本看麦娘

为夏熟作物田杂草,属麦田恶性杂草,另外对油菜和蔬菜危害较大,常和看麦娘混生,局部地区发生数量大。

秋冬季出苗,花果期4~6月份。

草籽随熟随落。

3.菵草

菵草喜潮湿环境,是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稻茬麦和油菜田主要杂草,尤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田块危害严重。

生长迅速,可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

一般在5月发芽出土,不久就开始分蘖拔节,6一8月开花结实。种子成熟后立即枯黄。

4.播娘蒿

是农田中重要杂草,主要危害小麦、油菜、蔬菜及果树,靠种子繁殖。

5.野燕麦

野燕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为害麦类等作物的主要杂草。

6.雀麦

是危害我国小麦最为重要的恶性杂草。

具有密度大、繁殖力强、难以根除的特点。

与小麦争肥争水,传播小麦条锈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又是小麦黄矮病等病毒病及害虫的中间寄主。

7.田旋花

对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果树等有危害。

在大发生时,常成片生长,密被地面,缠绕向上,强烈抑制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倒伏。

它还是小地老虎第一代幼虫的寄主。

8.猪殃殃

攀援植物,不仅和作物争阳光、争空间,且可引起作物倒伏,造成更大的减产,并且影响作物的收割。

是夏熟旱田作物的恶性杂草。

在华北、西北及淮河流域地区麦田和油菜田有大面积发生和危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危害局限于山坡地的麦类和油菜,对麦类作物的危害性要大于油菜。

9.棒头草

一年生草本,以幼苗或种子越冬。为夏熟作物田杂草,主要为害小麦、油菜、绿肥和蔬菜等作物。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出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同时越冬种子亦萌发出苗。

4月上旬出穗、开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颖果成熟,盛夏全株枯死。

在稻茬麦田,棒头草的发生量远比大豆等旱茬地多,多发生潮湿地。

10.狗尾草

狗尾草为一年生晚春性杂草,以种子繁殖,是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

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种子发芽出苗,发芽适温为15-30℃,5月上、中旬大发生,8-10月份为结实期。

11.稗草

形状似小麦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12.麦家公

13.硬草

硬草多在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田造成为害,其中稻麦连作田块的发生量显著高于水旱轮作田块。

14.毒麦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毒麦当年11月中旬左右出土,比小麦晚2-3天,但出土后生长迅速,12月中下旬分蘖,翌年2月中下旬返青,4月上旬拔节,4月末5月初抽穗,抽穗期比小麦迟约5天,6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比小麦迟3-8天。

种子有毒,从播种到萌芽需5d,萌芽势较小麦缓慢。

15.铁苋菜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

16.刺儿菜

是小蓟草的别称。

主要危害小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由于其匍匐根状茎很发达,耐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

2甲4氯对刺儿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麦4叶期以后至拔节前使用。

17.荠菜

18.婆婆纳

4月上旬开始生长,花期6月~9月,10月底枯萎,生长适温15~25℃。

19.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

会与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能。

杂草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很强,而且生长优势强,耗水、耗肥常超过作物生长的消耗。

20.马唐

喜湿喜光,潮湿多肥的地块生长茂盛,4月下旬至6月下旬发生量大,8-10月结籽,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生活力强。

21.一年蓬

常危害麦类、果树、桑和茶等作物。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出苗高峰期在10月下旬和4月上旬。

21.野老鹳草

是麦类、油菜等夏收作物田间和果园杂草。

一年生草本,属一般性杂草,花期4-7月,果期5-9月。

22.节节麦

多生于荒芜草地或麦田中,是世界性恶性杂草,危害较重。

在陕西、河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降低小麦的亩穗数,影响产量和品质。

节节麦种子主要集中在3—8厘米的土层中。

除草时间

最佳用药期是入冬前小麦分蘖和第二年小麦拔节初期。

这两个时间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对小麦来说也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偏晚则效果差,其中,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好,苯磺隆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使用最好,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除草常用药剂:

二甲四氯钠:主要防治大巢菜、播娘蒿、繁缕、荠菜、猪殃殃、等杂草,对稗草等禾本科杂草无效。

精恶唑禾草灵:防除小麦、黑麦田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棒头草、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

氟胺草唑:主要用于防除越冬禾谷类作物田中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像荠菜、黎、猪殃殃、婆婆纳、野油菜等杂草。

2,4-D丁酯 : 用于小麦田,防除播娘蒿、荠菜、藜、蓼、猪殃殃、律草、苦荬菜、刺儿菜、田旋花等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麦草畏:可用于防除猪殃殃、繁缕、播娘蒿、田旋花、刺儿菜等阔叶杂草。对很多宿根性的多年生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

溴苯腈:防除播娘蒿、荠菜、藜、蓼、扁蓄、荞麦蔓、婆婆钠、牛繁缕、大巢菜等。对禾本科杂草无防效。

苯磺隆:苯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离子草、藜、蓼、地肤、扁蓄、麦瓶草、麦家公、繁缕、猪殃殃等,对部分2,4-D丁酯类药剂不能防除的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甲磺隆:甲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麦瓶草、地肤、蓼、扁蓄、大巢菜、婆婆钠、碎米荠、看麦娘等。对大部分禾本科杂草无效。

醚苯磺隆:用于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藜、麦瓶草、猪殃殃、三色堇、碎米荠、地肤、蓼、扁蓄、早熟禾等。

异丙隆:异丙隆用于小麦田防除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网草、硬草、牛繁缕、麦家公、稻茬菜、红蓼、播娘蒿、藜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甲基二磺隆: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野燕麦、硬草、早熟禾、棒头草、雀麦、水草、蜡烛草等,并可兼除部分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等。

化学除草准备工作:除草剂+万穗宝(提高除草效果,防止除草剂药害)

一查苗龄、草龄

小麦除草,我们要到田间查看小麦苗龄、杂草的草龄;(小麦3-6片叶、杂草2-5片叶)我们到田间去查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小麦直播深浅不一,生长有差异,我们要以小的为算,这样就会避免出现除草剂引起的黄苗、死苗问题;那么针对草龄我们就要以大的为准,这样更好的针对杂草用足药量更彻底的防除杂草!

二看草相、密度

近些年从沿淮以北到沿淮以南地区杂草种类群体都在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我们准备除草之前到田间要查看草相,(禾本、阔叶哪种草;开白花的日本看麦娘、种子辣椒子一样的菵草),另外要看看哪种杂草密度大,如果对于杂草你叫不出名字,可以选择农技站、农药店就近咨询,也可以拍照片通过微信发给专家确认,这样才能做到杂草防除的高效!

三选择适合的化学除草剂和用药时间

以上两点我们做到后,就要着手准备化学除草剂。那么在化学除草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施药温度,一般日平均温度5-6度选择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之前施药(当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杂草吸收药液);所以如果今年后期的天气持续晴好,温度适合,今年的化学除草在过年之前还会出现高峰;对于选择化学除草剂一定要选择正规登记大厂家的;不要使用含有隐形成分的药剂。

目前市场的药剂很多主要有几类:

1、禾本科杂草

(1) 以精恶唑、炔草酯为代表;对于沿淮以北地区主要以野燕麦为主的田块可以使用

(2) 甲基二磺隆为代表的单剂或者复配制剂:对于沿淮之间沿淮以南地区早熟禾、硬草、看麦娘为主可以使用

(3) 以啶磺草胺为代表的制剂:对于沿淮之间及沿淮以南地区日本看麦娘、野燕麦、婆婆纳、野老鹳的田块可以使用。

2、阔叶杂草

(1) 二甲四氯单剂及复配制剂;对于婆婆纳、牛繁缕、播娘蒿、刺儿菜田块使用,小麦必须4叶一心以后拔节之前

(2) 氯氟吡氧乙酸单剂及复配制剂:对于猪殃殃发生严重田块

(3) 双氟磺草胺单剂及复配制剂:对于猪殃殃、荠菜发生严重

(4) 吡氟系列单剂及复配制剂:对于婆婆纳发生严重的田块

秋冬季气温低,杂草生长慢,除草剂活性差,此时麦田除草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除草剂的选用。目前麦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很强,要选用效果好的除草剂。如麦田杂草以猪秧秧为主的,可选用含氯氟吡氧乙酸成分的除草剂,而看麦娘发生较严重的麦田,可选炔草酯和优先防除等。

二是注意用药时的温度。温度对除草剂的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如氯氟吡氧乙酸,当温度在10℃以下时使用,防除杂草效果很差,而优先在麦田使用后7天内,如果出现0℃以下降温,则会造成小麦出现药害甚至死亡。

三是注意除草剂之间的混用。当麦田除草剂需要混合使用时,要注意二甲四氯不能和炔草酯混用,以免影响炔草酯除草效果;而唑草酮类除草剂不要和精恶唑禾草灵及优先混用,以避免药害发生。

麦田化学除草要“三看”

当前杂草已基本出土,麦苗较小,麦田的郁闭度小,杂草小且组织幼嫩,抗药性差,药剂能充分发挥药效,一次性施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杂草危害,且对后茬作物安全,除草效果明显好于早春用药。

做到“三看”,适时施药。

“一看”发芽出苗情况。经过田间观察,杂草出苗较小,小麦出苗晚,大约比小麦晚15天左右。小麦幼苗在3~4叶期对除草剂表现为一定的耐药性,这时施药才能确保麦苗安全。小麦分蘖少,田间遮盖少,有利于杂草幼苗充分吸收药液,尽量避免低温施药。

“二看”土壤墒情。除草效果的好坏与土壤墒情有直接的关系。小麦出苗后,若土壤墒情较差时,在施药时一定要加大用水量,亩用水量不能低于30公斤,此时的墒情不宜选择机动喷雾除草。

“三看”天气。主要看施药后的气温与风力,要想取得好的除草效果,施药时必须要有3~5天气温在8~10度,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若有风,施药时,应顺风作业。

避免单一用药,采取轮换用药。连续单一用药,杂草易产生抗药性,影响除草效果。应做到磺酰脲类如苯磺隆、阔叶净等与唑草酮等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确保防效稳定。

(1)对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使用除草剂双腾一套对水30公斤喷雾;

(2)对以雀麦发生为主的麦田,使用除草剂能夫一套对水30公斤喷雾;

(3)对以节节麦发生为主的麦田,使用除草剂阔世玛二套+双腾一套对水30公斤喷雾。

甲基二磺隆对小麦田绝大多数种类的常见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效,能防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雀麦、早熟禾、硬草、黑麦草、棒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牛繁缕等部分阔叶杂草,是目前唯一一个能用于小麦田防除节节麦的茎叶处理剂。掌握在小麦3~6叶期,日平均气温5℃以上,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处于2~4叶期时及早施药,年前或小麦返青期气温较低时,宜选择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段用药,施药后3天内不能遇强降温寒流天气,田间不能积水,否则易出现药害。一般田块每亩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即可,田间草相以菵草等抗耐性较强的杂草为主时,或者田间杂草草龄较大和密度高时,应适当加大用量,每亩用制剂25~35毫升,温度条件适宜时可以每亩加用50%异丙隆150~200克。喷雾法施药,每亩用水量30公斤以上。该药对施药技术要求较高,生产上需严格按照要求施药,不可超量使用,不重喷、漏喷,严禁“草多处多喷”;在遭受冻、涝、盐、病害的小麦田中不得使用。

氟唑磺隆能用于小麦田防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菵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野豌豆、遏蓝菜等部分阔叶杂草,尤其是对雀麦防效好。该药对小麦安全性好,在小麦拔节之前均能施药,推荐在小麦越冬前或越冬早期、杂草3叶期之前及早施药,一般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施药,以充分利用该药封杀兼备的特性,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0公斤。在杂草3叶期前使用一般每亩用70%氟唑磺隆4克左右,草龄大时适当增加用药量。

氯氟吡氧乙酸能有效防除猪殃殃、繁缕、泽漆、大巢菜、田旋花、龙葵、蓼、苋等阔叶杂草,特别是对猪殃殃、繁缕防效好,草龄较大时也能有效防除。对播娘蒿、荠菜等十字花科杂草的防效不佳。

2甲4氯对麦田大部分种类的阔叶杂草都有较好防效,但对猪殃殃防效不佳。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这两种药的混配剂是小麦田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经典配方,这两种成分有较好的互补性,能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有效弥补各自在防除某些杂草方面的不足。根据草龄大小合理确定用药量,一般每亩用56%2甲4氯钠可溶粉剂40~50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50毫升。2甲4氯在小麦4叶期之前以及拔节后不能使用,否则易造成药害;在低温条件下也不宜施药,否则防效较差,同时易造成药害。

双氟磺草胺属磺酰胺类除草剂,作用方式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类似,也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双氟磺草胺杀草谱广,能防除麦田荠菜、猪殃殃、繁缕、牛繁缕、泽漆等多种阔叶杂草,施用后迅速被杂草吸收,杂草生长很快停止,药后7~10周最终枯死。双氟磺草胺作为一些混配剂的有效成分之一,在生产上已经应用多年,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双氟磺草胺和唑嘧磺草胺的混配剂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双氟磺草胺与2,4-滴异辛酯的混配剂麦施达459克/升双氟·滴辛酯悬浮剂等。目前有较多双氟磺草胺单剂登记用于冬小麦田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该药已经成为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主流药剂,生产上常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等药混用,以更加高效地防除麦田阔叶杂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