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6500百万年前顶级掠食者,恐鸟,是怎么走向灭绝的?
由于恐鸟的体积巨大,它们每天需要吃掉的食物也是很多,个200公斤的恐鸟,每天需要吃掉15至25公斤的食物,而恐鸟是一种食肉动物,它的头部巨大,有着坚硬的鹰式嘴巴。
而它的咬合力非常强,达到了惊人的450磅,和现在的北极熊相当。
因为恐鸟的体型巨大,脚部的肌肉纤细发达,这种结构使得它们的奔跑速度非常快,它的时速可达到75公里。
恐鸟有着极大的攻击力,而这么强的攻击力在追击猎物时,可能会马上杀死猎物。
科学家们通过仪器,对恐鸟的头骨进行了建模还原,数据显示它们头盖骨比较厚,所以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一旦发现猎物之后,恐鸟便会以非常迅速的动作,朝它们奔袭而去,用强劲有力的嘴巴,去啄伤猎物的要。
这种攻击的力度比较大,通常会造成致命的打击,它们的头骨还有一处比较独特的地方,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科学家们认为,这样的构成可能是用来传递声音的,跟我们现代的某些鸟类比较相似,让额骨发出咔咔的声音,数据也显示恐鸟的脑容量比较大,因此科学家断定,它们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动物。
比如遇到这种全身被坚硬外壳包裹的雕齿兽,恐鸟首先会将它踢翻,然后去攻击比较脆弱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300至500万年前,巴拿马峡谷的火山群大肆喷发,摧毁了当地的草原和森林,由于常年不断的喷发,导致南美洲和北美洲中间的地区,被充填了起来,形成了条狭窄的道路。
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恐鸟来到了北美洲。
1897年根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北美洲东南部发现了恐鸟的化石,根据科学家分析,恐鸟可能是由巴拿马地峡迁移到北美洲。大约在500万年前,出现在美国的东南部。
而对于恐鸟来说,南美洲就是它们的伊甸园,而在北美洲到处都有掠食动物,恐狼便是其中之,它们都是群居生活,对于恐鸟来说面对这样的群体,一旦恐鸟发现自己寡不敌众,它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具残骸上。
除了会遇到狼群以外,还有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那就是剑齿虎,也是对恐鸟有着极大的危害,对于恐鸟来说,北美洲的生活必定比南美洲困难,在这里还需要面对剑齿虎和恐狼这些掠食动物。
而当时统治地球6000万年的恐鸟,为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根据科学家们推算,由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持续进行数百年的向上推升运动,并逐渐阻挡愈来愈多的降雨,山脉东部的大草原变成较干燥的地区。
由于食草动物的减少,进一步消减恐鸟的栖息地,随着环境的改变,掠食动物与竞争对手的出现,从而导致恐鸟走向灭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