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有哪些类型
按照皮疹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七大类,包括斑丘疹、斑疹、丘疹、玫瑰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1、斑丘疹:在斑疹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手足口病、登革热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等。
2、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亦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等,由于血管扩张所致;或表现为皮下出血的紫斑等等;紫斑又分为小型的直径在5mm以下的点状出血或称瘀点及直径在5mm以上的淤血斑或称紫癜;这些斑疹,常由红色或紫色再变为褐色、黄色,直至最后消失,从发疹到消失,可需2周,亦可需2-3日。
3、丘疹:—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麻疹、恙虫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猩红热等。
4、玫瑰疹: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褪色,这是对伤寒及斑疹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
5、出血疹: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性感染病。出血疹可相互融合形成瘀斑。
6、疱疹:多见于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等病毒性感染病,亦可见于立克次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若疱疹液呈脓性则称为脓疱疹。
7、荨麻疹:亦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或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病毒性肝炎、蠕虫蚴移行症、丝虫病、虫咬伤、异性蛋白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等。
参考资料:[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